高中语文胡老师
那一年,我到凤山脚下的奉化一中上高中。
教语文的是胡老师,他当时五十多岁,但看上去像六十多岁,头发花白,满口假牙,佝偻着腰,很瘦,估计九十斤都到不了。
胡老师的字写得很好,无论粉笔还是硬笔,都刚劲有力,银钩铁画。
有一次,讲一篇范文,点评电影的质量:电影本身的剧情一个小时就讲完了,没办法,只能硬抻长,加进去一些和剧情本身没什么关系,而观众普通又喜欢看的情节,比如飚车戏(撞来撞去),比如武打戏(哼哼哈兮),比如枪战戏(打来打去),比如脱戏……
讲到这里,他特意停下来,给我们解释,脱戏就是男女朋友谈恋爱,分手了,叫脱钩。
我听着,很努力地憋笑,脱戏的确是男男女女的事,但就是最基本的意思,脱衣服啊。还“脱钩”,太搞笑了,这就是“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”吧。
突然有一天,有人称呼他为“小店老板”,他在一旁微笑,然而笑容很不自然,明显带有几分局促和尴尬,后来他向我们诉说了原委:
他的老伴、儿子和儿媳都没有工作,因此他一直想为他们找条谋生的出路。学校小卖部的承包合同到期了,于是他去和原来的承包人竞争,获得了承包权。同时他再三表明他老伴才是真正的“小店老板”。
“世人慌慌张张只为那碎银几两,偏偏这碎银几两,能解万种惆怅。”
说什么“只从教,不从商”,在生存的压力面前,清高没那么重要。
胡老师已经仙逝了,愿他离苦得乐,安住道山。
责任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