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中语文老师:如今的教材,让我有种“有心无力的嫌弃感”!

01

前些日,某些高中学校组成所谓“名校联盟”,多次组织联考,因为试题命制得无聊无趣、学生得分普遍偏低等原因,遭到了众多高中语文老师吐槽。其中,一位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:现在语文教学都不知道怎么搞了,各种名校联考,无论我们怎么拼命教,学生得分最高也就是一百零几,我都要怀疑自己不会教书了。别说学生,我看到如今的语文教材,都有些有心无力的嫌弃感。

我看到如今的语文教材,都有些有心无力的嫌弃感”,这句话真的刺痛了一线教师的心。

说实话,与1980、1990、2000年代的教材相比,如今的高中语文教材确实有很多方面让人无语。

02

比如说教材分类。三年高中教材,分为“必修”“选修”和“选择性必修”,好多学生和家长都搞不懂其中区别,每年高一开学,老师都要给新生和家长解释。解释半天,对方才“恍然大悟”,觉得其中真有学问。可在一线教师看来,这和孔乙己说的“回”字有四种写法没有什么区别,都是“脱了裤子放屁——自找麻烦”。记得1980、1990年代的教材,就是简简单单的1-6册书,某一册偏重散文,某一册偏重小说,某一册偏重议论文,最后一册对高中知识进行全面梳理,学生学完6册教材,就有了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。这样的教材,不香吗?为什么一定要分什么“必修”“选修”和“选择性必修”呢?据专家说,这是为了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性,同时,理论上并非每个学生都要参加高考,不参加高考的学生只学必修,这是他们的权利。这种说法,让熟知学校如何应付的一线老师们啼笑皆非。

人教社2002年版高中语文教材封面

03

再比如编写体例。正像上段所说,过去的教材,对每一册的学习重点是有个整体设计的,比如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就以记叙文为主,第一单元是写景抒情类记叙文,第二单元是写人叙事类记叙文,第五单元则是抒情言志类散文,内容多而不乱,适合高一学生。

如今的教材呢,既要考虑语文因素,还要考虑教学因素,这个版本以“话题”组织单元,那个版本用“活动”组织单元,最近又要求打破单元限制,实施“大单元教学”。一个单元里,可以既有现代文也有古文,既有说明文也有小说,反正是跨度越大说明整合力度越强。上课时,教师还要进一步整合,搞什么“大单元教学”,把多篇课文整合起来一块教,谁整合得越多越说明水平高,这种改革进一步使教材名存实亡。如今,谁按照教材编写顺序组织教学已经成为天大的笑话,要受到校长批评的。以下为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目录:

04

再看课后习题。

过去的教材,每篇课文后面都会附有练习题,这些练习题基本涵盖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,可以作为“导学案”来使用。这都是名师设计的题目,可以当作阅读课文的抓手。不要觉得这样设计呆板,它比大单元实用多了。如果连一篇课文都读不透,哪里谈得上“大单元阅读”?下面就是1990年代教材中的《雨中登泰山》的课后思考与练习。

你看,前两道题是整体感知,后三道题是精细赏析,即使没有老师领着,学生也完全可以在这些习题的引领下做好预习、学习、复习。当年,我就因此获益匪浅。

现在的教材呢?只有“光杆子课文”,没有课前提示,也没有课后练习,有的只是“单元学习任务”,每个单元五六篇课文,从整体上设计四五道题目。下面就是现行高中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任务,第1题要求展开关于“青春的价值”讨论,第2题要求感受五首诗歌的不同风格,第3题要求比较两篇小说,第4题建议全班编辑一本诗集。看上去确实高大上,但实际教学中很难操作,“高大上”到让丈二的和尚都摸不着头脑了。

乡人所说的“瞒着锅台上炕”“不会走就想跑”,指的就是这种情形吧?其实,大多数一线教师都不反对改革,但确不喜欢今年这么改,明年那么改;也不喜欢专家只提出理念,拿不出操作方案,就怂恿大家马上改;更不喜欢违背学科规律胡乱改,所有学科去年还在学习一个一个的知识点,今年突然变成组织一个一个“大单元”。说实话,如今的高中语文教材,对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多少吸引力了,发下教材来,很少有学生会兴奋地先去翻阅一遍,这和教材内容的跳跃性太大不无关系。教师看到教材,都有“有心无力的嫌弃感”,这句话说的真让人心酸。公众号推荐声明:本文由“老课文”公众号编辑,其中引用的部分图片和文字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